沙苑农场:樱桃园里筑梦人
编者按:
大樱桃项目是沙苑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。进入5月,大樱桃相继成熟上市。樱桃采摘、销售成了农场的中心工作。近一个月来,党员干部职工深入生产一线,全力以赴,夜以继日,辛勤劳作,涌现出了一批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先进典型,彰显了新时代农场党员干部职工的新风貌。
沙苑农场陆续推出“樱桃园里筑梦人”系列报道,以飨读者。
——系列报道之一
园子里最忙碌、最辛苦的,就要算6个区的区长了。他们是每天到果园最早的人(每天早上6点以前赶到园子),6点准时带领工人到指定区域采摘果子。他们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。
除了教工人分辨果子的品种,他们还要不时的提醒别采摘错了,查看摘下来的果子的成熟度以及树上成熟的果子是否摘干净了;不一会儿,筐子里的果子倒满了,他们就把筐子抱到三轮车上;车装满了,再拉到选果棚,抱下来称重;再开着车回到采摘区。周而复始,来回穿梭,就这样从黎明到黄昏。一天下来,衣服上沾满了尘土,脸也晒黑了;虽然个个疲惫不堪,但依然掩不住脸上的快乐。
他们就是这样风尘仆仆,风风火火,无怨无悔。
——系列报道之二
要说园子里操心最多的,莫过于经理冀宇锋了。他是园子里的中枢,大事小情都要他来操心、安排、定夺。
大到各区采摘工人的配置、上下工时间、当天要采摘的品种、数量等,小到数百名工人和拉运的安全等琐事,他都要亲自安排、过问。好像只有这样,他才会稍稍放心。尽管如此,他还要不时在园子里来回巡查,协调、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。
一天结束,工人放工回去休息了,他又查看当天的采果量、召集区长们开会,商量、安排明天的事情。
没有几个人知道,冀宇锋同志是拖着病躯,抱病工作。园子的日常管理就不说了,单单从开园到如今,一个月过去了,他吃的苦、受的累,大家默默的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
——系列报道之三
樱桃园里最热闹、人员最集中的地方,就要算选果棚了。选装好的果子就是从这里发往各地。
选果子的都是女同志,既有机关工作人员,也有雇佣的民工。采摘回来的果子先在这里称重,然后经她们过手,按照大小、色泽度及品质等条件,把樱桃分拣成不同等级,并分别放进不同的筐子。她们在那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,重复着同一个动作。每天回家都是披星戴月,连续好几天,都是拣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才回家。
选果棚的男同志主要负责搬运果子、称重定量、按不同等级集中存放。他们抱着装满果子的筐子,在棚子里来回穿梭,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。等当天的果子拣完了,他们还要装车发货,并把棚子打扫干净。他们是园子里回家最晚的人。
销售人员忙着和客商沟通、谈价、协调、发货。客商少了,果子积压,他们着急上火,不停地到处打电话联系客户;客商多了,又吵着争抢果子,还要埋怨他们。他们只能好言好语劝解,协调,请客商互相理解。他们是园子里说话最多的人。
近一个月来,这里的同志们兢兢业业,废寝忘食,任劳任怨。他们只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:当天摘下来的果子,必须分拣完毕;装到筐子里的果子,不管多晚,都要保证装上冷藏车,发送出去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